
【台美永續發展與人工智慧論壇_高雄場】





因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簡稱IPCC) 於2021-2022陸續發佈 第六次評估報告(AR6),國科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與相關科學團隊,分別針對第一工作小組(WGI, 物理科學基礎)與第二工作小組(WGII, 衝擊、調適與脆弱度)報告之重點進行摘錄,並發表臺灣重要趨勢分析(https://tccip.ncdr.nat.gov.tw/ipcc_ar6.aspx),提供國內各界參考。TCCIP計畫已於2021年11月舉辦IPCC WGI AR6專家重點導讀。此次接續舉辦IPCC WGII AR6專家重點導讀活動,就IPCC WGII AR6章節,以重點導讀方式,說明與解析WGII報告內容,與各界分享交流。本次活動分由四個主題,針對與臺灣較相關之WGII報告章節進行分享:(1)主題一:IPCC評估報告介紹介紹IPCC 背景、歷次評估報告歷程、AR6 WGII報告重點(2)主題二:系統性風險與調適「生態系統及其服務」、「水與糧食」、「社區、城市與健康」– WGII報告第2章至第8章(3)主題三:區域衝擊與調適「沿海城市及聚落」、「山脈地區」、「熱帶森林」– WGII跨章節報告第2章、第5章、第7章(4)主題四:氣候韌性發展路徑「跨部門與跨區域風險」、「決策選項」、「氣候韌性發展路徑」– WGII報告第16章至第18章
科學平權、科學啟蒙、全民參與
研討會/論壇/講座
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國科會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學研、社會大眾
劉子明
02-81959745
tedliu@ncdr.nat.gov.tw
國科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以下簡稱TCCIP) 9月14日於國科會2樓會議室13辦理「衝擊、調適大剖-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專家導讀」活動,邀請產官學研共同瞭解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本活動邀請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氣候變遷組召集人李明旭教授蒞臨致詞,由計畫主持人林李耀副主任開場後,便開始進行IPCC第六次報告第二工作小組報告內容之導讀。此導讀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欣輯研究員、東華大學陳毓昀教授、永續漁業發展研究中心侯清賢主任、陽明交通大學石棟鑫教授、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姚銘輝研究員、成功大學林子平特聘教授、國家衛生研究院吳威德研究員、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張珈瑋佐理研究員、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張志新研究員、台灣大學陳麒文助理教授、林業試驗所林奐宇副研究員、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林丞庭助理研究員等進行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小組之導讀。實體會議+線上會議共約268人與會,討論熱烈,提供國內氣候變遷與永續基礎科學相當豐富之參考資訊。
實際參與人數268人
影音連結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推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台灣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中原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數學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衛生研究院、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永續棧、臺灣海洋聯盟、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