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臺灣科學節

科學,乃是人類文明發展至今的重要基石,透過對科學的探索,拉近你我與科學的距離,身處在一個科學發展飛快的時代,我們必須準備好去面對各種考驗及挑戰,開拓科學探究與社會發展的新領域。前兩屆臺灣科學節共推出百餘種、近千場次各類精彩的科學活動,吸引眾多民眾熱烈參與,透過新奇、歡樂及趣味的展演與體驗方式,落實把科學的種苗散播到臺灣每個角落,更讓國際看見臺灣科學創新與傳播的活力及能量。第三屆臺灣科學節以「擘劃環境永續的藍圖」為主題,教育部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引介科學及科技的發展與創新,在聯合國建設為「氣候做好準備的社會」之呼籲下,我們應採取行動,致力環境永續,留下一個更好的環境給下一代。今年將策劃多元、創新且精采絕倫的科學活動,邀請您一起了解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人類如何透過科學持續展現調適韌性,建立永續幸福的社會,並體驗科學的樂趣。 臺灣科學節活動期間: 2022年11月5日(六) ~ 11月13日(日)
SDGs領域類別









活動訴求
科學平權、科學啟蒙、全民參與、國際鏈結
活動類型
研討會/論壇/講座
工作坊/座談會/研習營
動手做實驗/實驗演示
展覽
市集/園遊會/嘉年華
主辦單位
高雄 科工館 , 臺北 科教館 ,基隆 海科館
臺中 科博館 ,屏東 海生館
對象
一般大眾
聯絡窗口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楊憶婷副研究員
電話
+886 7 380 0089
rainbowntnu30@gmail.com
活動成果
教育部邀請國科會共同主辦「第三屆台灣科學節」,今(1)日辦理活動起跑記者會,由教育部長潘文忠、國科會主任秘書林廣宏與5所科學博物館長,共同宣布活動將於11月5日至13日重磅登場。教育部表示,今年的科學節以「擘劃環境永續的藍圖」為主題,響應全世界「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及2022年在聯合國「建設為氣候做好準備的社會」的呼籲下,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運用科學原理,採取積極的行動,致力環境永續,留下一個更好的環境給下一代。」推動「台灣科學節」是希望科學普及化,讓「學習科學」及「運用科學」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為期9天的「第三屆台灣科學節」,將舉辦包「論壇及研討會」10場次、「戲劇」20場次、「科學演示」158場次、「影展與展覽」226場次、「科學競賽」31場次、「工作坊」223場次、「科學市集」102場次,及其他活動150場次,共約930場次活動。5所科學博物館配合年度主題「擘劃環境永續的藍圖」規劃各具特色的展演活動,包括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出「海洋永續廚房」,由食材的挑選進階帶入沿岸汙染及過度捕撈等生態問題;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全新開幕的生物多樣性常設展「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為核心,將全館打造成一條奇幻的登山路徑,建構自己對於家園永續藍圖的想像。
實際參與人數420,000人
影音連結近期活動
聯絡我們
- 電話: 02-7749-6818
- Email: iybssdtw@gmail.com
指導單位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推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台灣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中原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數學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衛生研究院、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永續棧、臺灣海洋聯盟、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