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原民文化營隊暨2022興中國小夏季科學營
自2020年開始,高雄中學「野一片夢之海」團隊每年都會在高雄市桃源區興中國小駐點,於當地舉辦寓教於樂的科學營,藉以實行「SDG4——優質教育」的目標。希望能設計將科學與歡笑結合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新知。同時,意識到漢人本位的正規教育模式不完全適用於原住民族的孩子,而透過每一次營期重新發想課程,以「有用」的知識為主軸,持續將再創新的內容帶給孩子。
SDGs領域類別













活動訴求
科學平權、科學啟蒙、全民參與
活動類型
動手做實驗/實驗演示
主辦單位
高雄中學「野一片夢之海」團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對象
學生、特殊族群(原住民)
聯絡窗口
蕭綺玉/洪廷甫
電話
08-7703202#7558
tfhong@mail.npust.edu.tw
活動成果
2020年,COVID-19帶來全球難以言喻的傷痛,確診案例高達千萬,更有百萬人因此不幸病逝。然而,平日車水馬龍熱鬧繁華的城市郊區,因疫情二封鎖的活動範圍,卻讓大自然得到喘息的空間。天空再現蔚藍,河水重回清澈,以及城市周圍動物現身的足跡,當大自然短暫重現生機蓬勃的面貌時,讓人不禁思考:疫情結束以後,人類是否能夠藉此獲得啟發,更加注重生態環境,與自然世界和平共存,還是又回到破壞自然,耗盡資源,開發至上,讓地球進入末日倒數計時的世界呢?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13)估算,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大約會扔掉13億噸食物,占我們糧食種植總量的三分之一。在貧窮國家,大多數的食物浪費出現在農場內,或是運往市場的途中;但在富裕國家,40%的食物浪費是由於消費者的丟棄。我們認為與其站在講臺滔滔不絕地以講述法傳遞各式各樣的知識給孩子,不如在課程中融入探究與實作的元素,透過這種建構的過程,讓孩子學習到科學方法與探究精神,教學效果的持續性也會比經過一段時間便會忘記的知識性內容來得好。希望經歷此一課程後,知識對小朋友而言不再只存在於書本、考卷,而能實際應用於生活。
實際參與人數80人
近期活動
聯絡我們
- 電話: 02-7749-6818
- Email: iybssdtw@gmail.com
指導單位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推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台灣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中原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數學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衛生研究院、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永續棧、臺灣海洋聯盟、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