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原民文化營隊暨2022青山國小夏季科學營
自2015年開始,高雄中學「野一片夢之海」團隊每年寒暑假都會在屏東縣青山國小駐點,於當地舉辦寓教於樂的科學營,藉以實行「SDG4——優質教育」的目標。希望能設計將科學與歡笑結合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新知。同時,意識到漢人本位的正規教育模式不完全適用於原住民族的孩子,而透過每一次營期重新發想課程,以「有用」的知識為主軸,持續將再創新的內容帶給孩子。
SDGs領域類別













活動訴求
科學平權、科學啟蒙、全民參與
活動類型
動手做實驗/實驗演示
主辦單位
高雄中學「野一片夢之海」團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對象
學生、特殊族群(原住民)
聯絡窗口
蕭綺玉/洪廷甫
電話
08-7703202#7558
tfhong@mail.npust.edu.tw
活動成果
目前偏鄉服務營隊帶入的教學資源大多是科學知識,這方面是當地的孩子比較少接觸的,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擅長這塊,其實很多被我們冠上專有名詞的事物,早就存在於他們口耳相傳的集體經驗裡了。我們所做的,會不會使我們以知識的傳教士自居,而忽略了當地的傳統文化與科學的連結?重新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漢人教育,這些東西到底是不是孩子需要的且可以理解的?可不可以讓他們在看到外面世界後,依然不會忘記自己的部落?我們透過設計適合原住民孩子的課程,讓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學習對他們來說真正「有用」的知識,而非「考試會用到」的知識。野一片夢之海團隊希望能將科學與歡笑結合,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新知。同時,意識到漢人本位的正規教育模式不完全適用於原住民族的孩子,而透過每一次營期重新發想課程,以「有用」的知識為主軸,持續將再創新的內容帶給孩子,實行SDG4-優質教育。臺灣的多元文化,是以多族群及多語文的社會環境為背景而發展成形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對此社會環境的因應,乃是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議題,並透過核心素養的學習及議題的適切融入課程,來達成「體認文化的豐富與多樣性、維護多元文化價值、養成尊重差異與追求實質平等的跨文化能力」的學習目標本次活動有龍騰文化進行側拍,也在人才培育、教育、社會影響力發揮作用。
實際參與人數102人
近期活動
聯絡我們
- 電話: 02-7749-6818
- Email: iybssdtw@gmail.com
指導單位
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發展處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自然科學及永續研究推展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台灣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
協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中原大學物理學系、中華民國數學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跨領域科學教育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衛生研究院、淡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灣永續棧、臺灣海洋聯盟、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